千年田地八百主

千年田地八百主

鞭鼓生 《明倫月刊》

許多讀書人,朝思暮想期盼在這輩子,能夠擁有一方鄰近山林或田野的土地。學學陶淵明,「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辯已忘言。」的詩情畫意。

學佛的人,尤其好樂親近山林,享受野趣。然而真正在退休後,買下那山之巔,水之湄的寶地後,能夠實現初衷,完成夢想的人,實在不多。很現實的,地整好後,一下子雜草就又冒出來了。然後蚊蟲蝸牛,到處亂竄。難怪豪宅的草皮、林園,都是要請專人養護。退休後的人,腰無法彎太久,骨頭總是卡卡的,想當現代農夫,還是想想就好,現實與夢想是有距離的。陶淵明自己不也說了:「種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」

古諺語說:「千年田地八百主,田是主人人是客。」縱令今生讓您擁有了數十公頃的田地,或數十棟金碧輝煌的華廈,別以為生生世世,就永遠為您及後世子孫所擁有。根據經驗,一塊土地,一千年內就交易了八百次,平均十二年半就交易一次。古時候,二十年就出一代人,大約一代就換一次地主,而地主的後代不一定是地主。算算地主擁有產權的時間,真的只有數十年而已。

人生世間,也不是很容易便能擁有房產或田地的,那是財富的象徵。有人是白手起家,勤奮一生。也有是蒙受先人餘蔭,分得家產。然而世間的富貴窮通都是有宿世今生因緣果報的。

談到這主題,就是跟大家共勉,我們修行人,不用欣羨豪門的財富或金湯匙。即便擁有了,在時間的洪流中,也是過眼雲煙,很快就會產權轉移的。同時也要明白,富貴修道難,錦衣玉食,令人沉湎其中,往往無法與修道相應。人生何其短暫,德業不修,轉眼一切終將成空。雪公言:「應知,學人要腳踏實地,如法修行。更當死盡偷心,勿求僥倖!」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修行人,不用欣羨豪門的財富或金湯匙。即便擁有,也是過眼雲煙,很快就會產權轉移」;

「同時也要明白,富貴修道難,錦衣玉食,令人沉湎其中,往往無法與修道相應」。

「學人要腳踏實地,如法修行。更當死盡偷心,勿求僥倖」;

「一口氣不來,就是來世。疏忽不得」!


我的素食因緣:一條魚、一只雞…

我的素食因緣:一條魚、一只雞…

謙君

那年,終於有地方可以自己開夥做吃的,可以告別食堂大鍋飯的日子。我嚮往自己做出好吃又營養的菜。

將鍋碗等用具準備好後,前往菜場賣魚處,魚蛋白質高,而且聽說買活魚營養更好,選了一條魚,請賣主將魚殺死,刮鱗,砍成幾段(可歎我叫賣主這樣做的原因,居然是因為自己下不了手!), 我要坐車5站才能回家,帶著血肉模糊的魚我上了車,魚在塑料袋裏裝著,奇怪的是魚不停的在動,我知道不是幻覺,它就在我手中的袋子裏跳動,它已經死了呀,我隱隱感覺害怕。

終於到家了,將水燒好,我把魚放在水管下沖洗,我不敢用手拿,拿根筷子夾魚塊,我看見有魚塊在板動,我也不管了,把它們一股腦放在鍋裏煮,水是熱的,鍋有一定的高度,啪的一聲,一塊魚塊跳出鍋了,到地上了。(懺悔!)

我終於感到恐怖了,將火關了,從此戒殺魚,戒吃魚!有同事或者朋友要吃的話,我也會極力勸阻。 實在勸不了,叫他們不要買活魚,我自己是一定不吃的了。

魚不吃了,我轉而買雞,到菜場選了一只烏骨雞,一樣叫賣主殺雞、拔毛、掏出內臟,留一個整雞,這樣自己回家後,洗洗就可以用了。

自己早已經備好黨參黃耆等物,準備放在整雞肚子裏同燉,期待「極香極美」的雞湯出現。

燉了2小時,我沒聞到香味,打開看,就是一具雞的屍體,它的頭捲曲著,無論怎麼看,都不是美味,為什麼沒有出現記憶中母親做的美味雞湯?怎麼看都是個動物屍體,我根本無法下嚥。(懺悔!)

這2次經歷,從此結束了我買殺動物的歷史,我也從此素食了。

我曾經因為不准同學殺蟑螂,被取笑過,也曾經因為從此素食被一個學佛的朋友推斷:你的人生之路很狹窄啊。

道不同,不相與謀。

古人云:見其生不忍見其死,聞其聲不忍食其肉。——有良心、良心未泯的人,都應該存有慈悲惻隱之心啊!

我的一些學佛朋友,雖然學佛,可是屈服於人際關係和世俗,繼續殺動物,吃動物,他的路能寬敞到哪里呢?

因果規律面前,人人平等,任何人也不能僥倖。

誰能笑到最後呢?——真正的慈悲者、守法者、如履薄冰者、護戒如目者。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見其生不忍見其死,聞其聲不忍食其肉。良心未泯的人,都應該存有慈悲惻隱之心」;

「因果律面前,人人平等,任何人也不能僥倖」。

「只有真正慈悲者、守法者、如履薄冰者、護戒如目者,能笑到最後」。


李昌鎬成功之謎:人生的51%

李昌鎬成功之謎:人生的51%

姜仲華

妙手,是圍棋術語,指最精妙的下法。妙手可解開困境,可扭轉敗局,可一舉制勝,堪稱妙到極致的智慧。而韓國棋手李昌鎬16歲就奪得了世界冠軍,並開創了一個時代,卻很少妙手,成了一個謎。

一次,記者問他這個問題,內向的他良久才憋出一句:“我從不追求妙手。“為什麼呢?妙手是最高效率的棋啊!”“每手棋,我只求51%的效率。”記者愣住了:“只求51%的效率?”

眾所周知,棋子效率越高越佔優勢,高效行棋,自古以來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標。

李昌鎬又說:“我從不想一舉擊潰對手。”然後,便再不開口了。

他的老對手、中國圍棋代表人物之一馬曉春九段曾說:“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滿分是10分的話,那麼李昌鎬每一手最多只能打六七分。”這印證了李昌鎬所言非虛。

為什麼每手棋追求51%的效率,卻是世界第一?10多年前,我看到上述報導,困惑不已,近日似有所悟。

每手棋追求51%的效率,也就是每個回合只想比對手多得1%。每手棋有這樣的效果微不足道,但一盤棋中,有一半以上的棋得到預期效果,結果就是贏。李昌鎬的棋證實了這一點,他最令對手們頭痛的是“半目勝”,一局棋300手左右,贏半目。這是最細微的差距。要把握這個火候,比中盤獲勝更難。

追求51%的效率,就是用51%的力量進攻。用100%的力量進攻,不更強嗎?不然。因為人求勝欲最強的時候,也是最不冷靜的時候;對別人進攻最強的時候,正是防守最弱的時候。所以,李昌鎬用51%的力量進攻、49%的力量防守。這讓他的棋極其穩健、冷靜,常使對手感到無機可乘。

妙手極美,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亦是陷阱。誰能讓自己的思維一直保持在100%的高效上呢?因追求妙手,用盡了全部精力,妙手之後,浮躁的棋也來了。如果對手沒有被擊潰,你的破綻就容易暴露。全力之後,必有懈怠;極亮之後,必有大暗,邁最大步子往前衝,也最容易一腳踩空。這不是每個棋手都看得到的,李昌鎬看到了。在他眼中,極品的妙手,就是看破妙手的誘惑後,落下的平凡一子。

人生如棋,多數人也在追求成功,但是成功的誘惑,往往把人引向歧路。人要有拒絕名利誘惑的心力,才能去面對名利。有此心力的人,在山下不灰心,在山巔不失態,在泥淖中不抱怨,在亂花中不迷路,能從容淡定地對待勝負。能駕馭自已,方能駕馭環境。

(本文摘自智悲德育)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成功的誘惑,往往把人引向歧路。人要有拒絕名利誘惑的心力,才能去面對名利」;

「有此心力的人,在山下不灰心,在山巔不失態,在泥淖中不抱怨,在亂花中不迷路」;

「能從容淡定對待勝負。能駕馭自已,方能駕馭環境」。


念佛真正奇妙,真正好!

念佛真正奇妙,真正好!

道證法師:

當我還在婦產科實習的時候,有一次遇到一位婦人,因為胎死腹中,需要開刀。她面臨著胎兒已經死去的悲傷和要接受手術的恐怖,心情非常的不好。我去看她的時候,就勸她念阿彌陀佛,告訴她說:「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不忍心一切眾生受苦,一定會保佑你的。」

她要麻醉以前,就一直念阿彌陀佛念個不停。手術以後,她醒過來,我去看她的時候,她告訴我說:「念佛真正奇妙,真正好!」她一點都不痛苦。而且在手術中又夢到比電影上看到的仙女還要漂亮的菩薩,帶她去比電影上看到的仙境還要美麗的地方玩,看到好多很大很大的蓮花。

後來,聽到一個聲音說:「時間到了,你可以回去了。」她就漸漸醒過來,但是,最後忽然聽到一聲嬰兒的哭聲,她就說:「孩子!是你不要媽媽,不是媽媽不要你。」我聽到了,就勸她,再誠懇念佛,為孩子超度,為孩子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她因為手術中的念佛感應,就很有信心,虔誠的念去。

不只是她,臨床上我們看到不少人開刀前懇切的念佛,不但開刀順利,而且都有不可思議的經驗,可能是面臨著手術,在生死交關之中,念佛的心,特別虔誠懇切吧,和平常散散漫漫的念,當然大不一樣。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懇切念佛跟散漫念佛,結果真的有差。

念佛沒感應,肯定是有一搭沒一搭,甚至還在懷疑「真的有效嗎?」。

至誠感通。不誠無物。

急難或臨命終時,念佛特別管用,可能就是這個道理。


道源老法師談公案

道源老法師談公案

德山吃點心

下面還有一個公案,可以給我們作一個參考。就是你「依文解義」,解得再好,如果碰到真實境界,還是用不上。就是「德山吃點心」的公案。德山禪師他是四川人,他研究金剛經研究得最好,也講得很好,而且自己註了一部金剛經的註解,叫「金剛經疏鈔」,也叫做「金剛經青龍疏鈔」,有一百二十卷那麼多。他在四川講經說法,大轉法輪的時候,聽說中國南方有頓教禪宗出現,「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。

德山禪師聽了大光火,認為這還得了,這一定是,狂妄之徒來擾亂佛門的正法。於是他動起護法之念,就發了一個大願,要去降伏他們。他把自己註解的「金剛經疏鈔」一百二十卷,一下子,就擔起一大擔來,離開四川,要到中國的南方去降伏他們。那時候交通不便利,都用步行的,肩上挑起了疏鈔,就上路了。在路途中,正好遇見一個賣油滋點心的老太婆。油滋點心是什麼點心呢?就是用粘米作成的餅子,擱在油鍋裡面煎,再抹一點糖,這麼就可以吃了。德山趕路,肚子也餓了,正好有這個點心可以充飢一下。他就把擔子放下來,要去買這個油滋點心。這可說是他因緣好,碰見了善知識,這個老太婆來歷不簡單,就問德山說:「你這位出家師父啊!你擔這一大擔,是什麼東西呢?」德山回答說:「這是佛經的註解,叫做『金剛經疏鈔』。是解釋金剛經的註解。」老太婆說:「這樣說起來,你一定是一位法師了,依我看來,金剛經的註解有這樣多,那麼,這位註解的人,一定是飽學佛法,請問法師,這是什麼人註解的呢?」德山說:「這是我自己註解的。」老太婆說:「那更了不得,看來你對金剛經一定很有研究,我對金剛經有一個問題想向你請教,如果法師答得出來,我的油滋點心,免費供養法師,要是法師答不出來,你給我錢,我也不賣。」這個德山禪師一想,我今天應該受你的供養了,你問別的經,我可能答不出來,現在你問的是金剛經,我是研究金剛經的專家,經上的道理,我已摸了很久了,那有答不出來的道理呢!德山就開口說:「你問吧!」老太婆就說:

「金剛經上,是不是有這麼的三句,叫做『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』?」

「經上是有這麼的三句,這叫做『三心不可得』啊!」

「這三心既然都不可得,那麼法師,你今天要買點心,你要點那一個心呢?」

這一問把德山禪師問得開不了口。因為他這一百二十卷「青龍疏鈔」裏頭,沒有解釋到「實相般若」真實境界上,他只是「依文解義」的在文字上分別而已,他自己沒有親證過「實相般若」的境界,因為你「依文解義」都是人家的,所以被明眼人一問就問倒了。他做夢沒想到,老太婆會問出這一句,就被難倒了。所以說「依文解義」都是人家的,抄人家的註解,都是過去古人的,不是自己的。這就是為什麼,宗門下要你自己去「明心見性」,要你自己去開悟,原因就在此。也只有這樣經過「觀照」而「悟」到的,這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。德山禪師被老太婆這一問,答不出來,當下慚愧了。就說:「你真是了不起!你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,你問的問題,我答不出來,我很佩服你,我自己感到很慚愧,老太太!你能不能告訴我,你是跟那一位善知識學的呢?」老太婆說:「我們這裏附近,有一間龍潭寺,裏面有一位龍潭禪師,我是向他學了一點點的道理。」於是德山就去找龍潭禪師。龍潭禪師是宗門下「明心見性」的善知識,比「依文解義」的法師高明得多了。一交談之下,德山他越談越有趣,就住下來向龍潭禪師這位善知識親近。有一天,他去龍潭禪師的方丈室請開示,談到已經天黑了,龍潭禪師就說,今天太晚了,回去休息吧,德山就告辭。一出門,天黑看不見,龍潭禪師說,我給你一個紙燈,好讓你照路,點燃了以後,德山禪師剛剛接過來,龍潭禪師突然間,向紙燈一吹,「噗」一聲,燈熄了,這下一吹滅,德山禪師當下「明心見性」,大徹大悟。為什麼吹滅紙燈就「明心見性」呢?這個公案是要你去「參」。如果用文字的道理來解釋,恐怕會誤了別人,你用解釋來「解」他,你以為你開悟了,其實不是。「解」還是「依文解義」,只有到「文字般若」這地方而已。我們學教的人,都是拿一個紙燈,用他來照照路,紙燈在心外頭,心裡面本來有光嘛!你把你心裡的光放出來看看,放不來所以要吹滅紙燈,目的就是要你放下「文字障」,不要執著。你以為「依文解義」解得好,就認為你懂得佛法,實際上那些都是佛的,不是你自己的。吹滅了紙燈德山法師就大徹大悟,後來,才出了一個德山禪師,大宏禪宗頓教,成了一代的大禪師。

(本文摘自念般若臉書)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信解行證」。

會解沒有用,要親證。

證得了,才是自己的;不然,腦筋只是人家思想的運動場,頂多像「鸚鵡學舌」,經不起檢驗!


一根睫毛

一根睫毛

會公 《明倫月刊》

如以一睫毛,置掌人不覺。若置眼睛上,為損及不安。
愚夫如手掌,不覺行苦睫。智者如眼睛,緣極生厭怖。
──《俱舍論》

《俱舍論》云:
「如以一睫毛,置掌人不覺。若置眼睛上,為損及不安。愚夫如手掌,不覺行苦睫。智者如眼睛,緣極生厭怖。」

像一根睫毛,放在手上,人不覺得手上有東西。假如不小心,弄入眼睛,便心神不寧,很不舒服。

愚癡者,如睫毛置掌中,一點都沒感覺。你們大家是否如此,我不知道,我自己就是這種人。日換星移,漸漸衰朽,毫未察覺。一聽人說:你真好,都沒老!心就喜孜孜,這便是愚人,不覺行苦遷流。

智者,如睫毛落入眼睛,焦慮不安。見行陰遷流,生厭離心,念念精進,急求解脫,絲毫不敢懈怠。愚人則明日復明日,因循度日,虛擲光陰。

摘自會性法師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錄》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愚癡者,如睫毛置掌中,一點都沒感覺。日換星移,漸漸衰朽,毫未察覺,因循度日,虛擲光陰」;

「智者,如睫毛落入眼睛,焦慮不安。見行陰遷流,生厭離心,念念精進,急求解脫,不敢懈怠」。


梅蘭芳的父親

梅蘭芳的父親

梅蘭芳~男性,名瀾,又名鶴鳴,小名裙子、群子,字畹華,別墅綴玉軒主人。祖籍中國江蘇泰州,清朝光緒二十年,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,他是中國近代傑出的京崑旦行表演藝術家,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。

名旦梅蘭芳的父親,少時學拉胡琴,學成後,隨名伶戲子拉胡琴。經常在皇宮演技,積攢銀子五千多兩,家中催他返鄉完婚。

一日,乘馬車返鄉,行至京南,見有很多茅棚,一座一座,不知其數,所住的都是難民。因為荒年,無食之人成群奔來京南,飢餓之行 ,令人一見生憐。

梅君一見,大起惻隱之心,默想,我有五千多兩,如果捨去三千兩,餘二千兩,也足夠完婚。即拿出三千兩,布施災民,因災民太多,不夠分配,三千銀子佈施完了,仍有很多災民苦苦哀求。梅君心中實覺不忍,又將兩千銀全部取出,布施災民。

多年血汗積蓄,一日全部散盡,心中卻十分安慰。但是,此次如何返家完婚呢?

拿定主意,改後幾年再完婚,於是返回北京。人問之,你回家完婚,為什麼這樣快就返回了呢?梅君將救災之事告之,人多笑其愚。

梅君又工作了三年,方返回完婚。

若干年後,天賜佳兒~梅蘭芳~名震全球,富甲伶界。

(本文摘自明鳳臉書)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捨得。小捨小得。大捨大得。不捨不得。


您知道我的前世是什麼嗎?

您知道我的前世是什麼嗎?

宗性法師:

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,不要整天為了不確定的事而提心吊膽。給自己附加了如此多的事,其實是在懲罰自己。今天的學佛人很奇怪,常有人這樣問我:“師父,您知道我的前世是什麼嗎?”這種人很難應付,於是我有時會跟他們開玩笑,說:“我知道,你前世是豬。”他說:“難怪我這麼笨!”一離開寺院他就跟人說:“文殊院的方丈說我前世是豬。”他不但記很多今生的事,連前世的事也要記,“完了!我前世是豬,所以我笨;因為我笨,所以我是豬……”

請大家記住:活在當下!該干嘛就干嘛!

曾經有一位祖師在寺院裡撒草種子。剛一撒完,鳥就飛來啄食。小和尚看見後急壞了,趕緊對師父說:“師父,不得了啦!”祖師問:“什麼不得了了?天要塌了?”“不是!是您撒的草種子被鳥吃了!”祖師很鎮定地回答:“那就讓它吃呗!”小和尚怎麼也想不通,一整天坐立不安,老在琢磨:“草種子被鳥吃了,就長不出草了,可師父怎麼不著急呢?”

窗外刮起了風,小和尚又跑去找師父,說:“師父,不得了啦!刮風了,您剛撒的草種子不會被吹跑嗎?”祖師說:“不要管它。”小和尚聽師父這樣說更想不通了,直到半夜也沒睡著。

一會兒下起了雨,他又跑去叫師父:“師父,快起來,別睡啦!種子全被沖跑了!”祖師還是說:“沒關系,別管它。”小和尚非常地郁悶,覺得這老和尚簡直不可理喻。

過了十天,地裡長出草來了。小和尚很驚奇地跑去問老和尚:“師父,種子不是被鳥吃了,被風吹走了,被水沖跑了嗎?怎麼長出草來了?”祖師這時對他講: “我撒草種子的時候,用力不是很均勻,因此有些地方撒得多,有些地方撒得少。撒得多的就是要讓鳥吃才好,不然長出來的草細。為什麼要被風吹?很簡單,那些不飽滿的種子被風一吹,自然會被吹跑,而飽滿的種子是吹不跑的。種子被水沖到哪裡,就讓它在哪裡生根發芽吧!所以,鳥吃、風吹、雨沖,正好幫助我們彌補了人工解決不了的問題。”

我們就像那個小和尚,整天都在擔心:明天股票跌了怎麼辦?後天工資不漲怎麼辦?想喝牛奶,又怕有三聚氰胺;不喝牛奶,又怕蛋白質不夠。自己嚇唬自己干嘛呢?怕的是你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,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。

因此,心靈建設有兩個步驟:第一步:清理心中亂七八糟的東西。第二步:培育心中良善、光輝的東西。想要把這兩個步驟落實,就在現前的一念心;現前一念心的落實,就是活在當下,該干嘛干嘛。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心靈建設有兩個步驟,第一步,清理心中亂七八糟的東西。第二步,培育心中良善、光輝的東西」;

「想把這兩個步驟落實,就在現前一念心;現前一念心的落實,就是活在當下,該幹嘛幹嘛」。


念佛是「無樣為樣」

念佛是「無樣為樣」

文/智隨法師

法然上人講過一句話,念佛是「無樣為樣」。 念佛沒有具體的模樣,什麼模樣都可以。 你是出家人,就以出家人的身份念佛;你是在家人,就以在家人的身份念佛;你有工作,有上班,那就在工作當中,邊上班邊念佛;要照顧家庭,那就在家庭當中念佛。 學淨土法門,就是把念佛融入到生活當中,不需要離開生活去單獨找時間來念佛,或者跑到遙遠的地方,到山裡面、到閉關的地方去念佛。 當然偶爾可以,比如某一段時間休息沒有事務了,那十天半個月找一個地方清淨念佛,也無妨。 但是大部分時間、更多的精力是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去念佛,把佛號融入到我們生活、融入到我們生命裡面去。

佛號是我們的生命,佛號是我們唯一的依靠,你走到哪裡,心中都有佛號在,就可以了,與佛同在! 我們在哪裡,佛就在哪裡。 不要走到哪裡把佛號忘記掉了,走到工作崗位沒有佛了,或者是走到市場,走到商業場所跟人家談生意,把佛就忘記掉了。 我們走到哪裡,都要記得佛。 要出門跟人家談生意,好,先念佛,佛力加持,希望今天順利,少浪費時間,去簡單解決問題;要去工作上班,好,先念佛,佛力加持,讓我今天順利、輕鬆,能夠把事情處理好。 每天把佛帶到生活當中去,佛在身邊陪伴你,你會減輕很多壓力,會少很多煩惱,會能夠順利地處理好很多事情。 佛就是一個最大的幫手——世間人經常希望有一個幫手,當領導的還帶秘書。 我們念佛的人,最大的幫手就是阿彌陀佛,最好的「秘書」!

走到哪裡,念著佛號,把佛帶到我們身邊;其實也不是帶到身邊,是佛自然跟在我們身邊。 你念佛,佛就在你旁邊放光加持,常住其頂! 這樣你在生活當中會很輕鬆、很容易地面對世間的煩惱。

摘自智隨法師2013年5月遼寧海城蓮花寺開示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學淨土法門,就是把念佛融入生活中」;

「不需離開生活單獨找時間念佛,或者跑到遙遠的地方,到山裡面、到閉關的地方去念佛」。


做惡死後,投生惡人家;惡果成熟,終將受惡報

觀音菩薩感應故事(十八)【做惡死後,投生惡人家;惡果成熟,終將受惡報】

清朝的康熙年間,蘇州有一位孝廉,叫做戴吳悅,行為非常的放蕩,受害的人很多。後來被人告到工部,結果死在牢獄裡面。本城剛剛有一個人,暴卒後又活回來了,他告訴人說:看見閻王命令將戴吳悅下油鍋,本來好好的一塊平地,地下忽然湧出了一口大油鍋,許多獄卒,即刻就把戴吳悅叉下油鍋去,那裡知道戴在生前會念大悲咒,這時他就念起來了,「南無喝囉怛那多囉夜耶」,這一句剛念出口,油鍋就迸裂開了,地下忽然湧出了蓮華。閻王說:他會念大悲咒,刑罰不成,可罰他到作惡的人家去投生。旁邊小吏告訴閻王說:嘉興有一個人家非常的作惡,現在正設醮求子,就令他去投胎。後來有人去嘉興查訪,果然不錯。試看:作惡的人,又去投生於惡人家,正所謂「苦瓜連根苦」,也可以知道「善門人家,要行善的人才可以去投生」。

(現果隨錄)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「苦瓜連根苦」,作惡之人,投生於惡人家;

「善門人家,要行善的人才可以去投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