貪婪的果報

貪婪的果報

又云:「有說,飢渴增故名鬼」,這個增是盛的意思,他特別容易飢渴,都是貪婪的果報,貪心太重,貪而無厭,那在鬼道裡頭就真苦。底下又說,「由彼積集感飢渴業,經百千歲不得聞水名,豈能得見,況復得觸?」我們看到這一條,還能有貪心嗎?這種果報是貪婪變現出來的。

你現在什麼都想要、都想佔有,這種業累積起來,在餓鬼道裡頭變成焰口鬼,鬼裡面最苦的、最可憐的。經百千歲,這個也是真的,鬼的壽命比人長。

章太炎先生早年做東嶽大帝判官的時候,他跟朋友們說過,在鬼道裡面見著唐宋的鬼,讀他們的書,韓愈、柳宗元都在。漢朝以前的很少,大概都轉世了。

所以鬼活一千歲是正常的,一千多年的鬼他們都在鬼道看到,證明經上講的經百千歲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這麼長的時間,他連江水的名都聽不到,他怎麼會得到?水到處都是的,食物也是到處都是的,他的境界裡頭不一樣,看到水像火一樣,直冒煙,看到吃的都帶著火光,這業力變現的,貪毒。佛把貪瞋痴叫三毒。

節錄自—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七二集)  2013/2/10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沒造那個業,就感受不到那個果報。

同樣在娑婆世界,有人活在極樂世界;有人活在三惡道;有人活在人天裡。

全都是「自作自受」,無須感謝誰,也不用抱怨誰。

 


病久方知身是苦,魔多反使道心堅

病久方知身是苦,魔多反使道心堅

淨空老法師:

夏蓮居老居士說過:病久方知身是苦,魔多反使道心堅。毀謗、障礙、陷害,那是魔,魔多了,道心堅固是如如不動,還得感謝他堅固我的道心,所以沒有怨恨。

思想是正面就好,外頭隨緣,緣很多是負面,不太礙事可以隨緣。真正礙事,我們就迴避,不要跟他鬥爭,學忍讓,讓步,躲避,內沒有怨恨,外沒有衝突,和睦相處。

大乘經說,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魔不願見我們,迴避一下,看他來了,躲過去,好!不能發生衝突,身心永遠保持健康。

身如果染病,廢修聖道,這就障道,妨礙你修行。念佛是所有法門裡最殊勝的,生病,真的其他修行方法都沒辦法,念佛可以。口不能念,能聽佛號,這一門能不斷。

所以生病躺在床上,佛像掛在他腳的那頭,讓他睜開眼睛就能看到佛像。能聽到阿彌陀佛,佛號聲音,提起他的正念,不要讓他胡思亂想。

真正治病,就是全心全力觀佛,念佛,沒有任何妄念,不要想自己的身,也不要想病。只想佛像,只念佛號,沒有雜念,沒有妄想,還有福壽病很快就好了。為什麼?境隨心轉。

身體得病是負面思想造成的果報,現在從根上轉變,負面思想完全清除,統統放下,保持佛念,別的善念也不要想。善行、善事隨緣,有人做我們隨喜,我們做的就是念佛,正修是念佛,助修還是念佛。

本文節錄自【淨土大經科註】275集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病久方知身是苦,魔多反使道心堅。

惡因緣即是善因緣。

全都是來成就你的,就看你受不受教了。


指出我們過失的是我們的恩人

指出我們過失的是我們的恩人

淨空老法師:

任何人批評, 只要有批評,說我們過失,我們會很認真的檢討 ,立刻改進,所以進步快。原因是天天在找過失,天天在改正過失。改過就是進步、改進、你不改,你怎麼會有進步?所以能夠指出我們的缺點,告訴我們缺點,這個人是善知識。很多我們自己缺點自己不知道,別人看出來了 ,別人給我們指出 ,我們非常感激。幫助我們改過,幫助我們進步,幫助我們向上提升,那是我們的恩人,我們一生都生活在感恩之中。

同學們在一起修行,要互相勉勵,不要有任何忌諱,看到別人錯了,要說、要勸告,這才叫同參道友,依眾靠眾。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,沒有人告訴我們過失,我們自己不知道。 肯告訴我們過失的人一定要感恩,幫助我改過自新,幫助我往生淨土,幫助我提高品位。不管他是善意是惡意、有意無意,能夠批評我,能夠說我過錯的人,都是大恩人。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肯指出我們過失的就是我們的恩人。

如果不是特別有緣,很少人願意指正我們的過失。

結果讓我們一錯再錯,終至不可收拾。

肯指正我們過失的人,難道不是恩人而該感恩於人?!


今日乃知,鼻孔向下

今日乃知,鼻孔向下

文/聖嚴法師

憨山德清禪師將生死去來之疑,冰釋之後,作了一首偈:「死生晝夜,水流花謝;今日乃知,鼻孔向下。」

這是憨山德清禪師的開悟偈,表達他對生命現象的體認,並且呈現他自己的悟境。

人往往貪生怕死,對生命有無限的貪戀,對死亡有說不出的恐懼,但生與死豈由人自己做得了主!對於死亡的恐懼、害怕、擔心,都沒有用。愈是不想死,可能死得更快;愈是不怕死,不一定就非死不可。開悟的人把生死置之度外,以平等心看待生死,把有生就有死當做自然現象。憨山禪師開悟後,引用幾個比喻來形容他所體驗到的生與死。

他說,生死的現象有如晝夜的關係,有白天就一定有晚上,所以,既然有生就一定會死;即使討厭黑夜畏懼死亡也是徒然,要來的一定會來。生死又像水流,永遠流動不歇,絕不在一點上停留;人的生命由出生至死亡,當然也不能有片刻停滯。水向下流是正常,由生到死也是正常。花開花謝也是自然界的必然現象,花既然不可能永遠開而不謝,人也不可能永遠生存不死。

這些都是非常容易懂得的道理,而且是亙古不變、到處相同的道理。生死平常如自然現象,就如人的鼻孔都是朝下長的,永遠不變,到處相同。因此,若以平常心看生死,生死是平常事,就不必貪生畏死,也不必厭生求死。能夠生存的時候當然要求生,必須要死的時候就迎接死亡吧!

平常人之所以沒有安全感,怕疾病、怕災難、怕死亡,都是因為未能洞察生死現象的自然律則。如果能夠深入體會德清禪師的這兩句話,臨到生死關頭時,就能夠以平常心來對待,也能夠處之泰然了。

摘錄自《公案一〇〇》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今日乃知,鼻孔向下。

平常心看待一切。

該怎樣就怎樣。

不逆勢而為,就不會跟自己過不去。


會念佛與不會念佛

會念佛與不會念佛

淨空老法師:

不會念佛的人,一面念佛一面還起妄念,那叫不會念佛。你的佛號能把煩惱壓住,這叫功夫成片,這叫得清淨心!

念佛確實不需要真正把見思煩惱放下,因為見思煩惱放下跟一般修行功夫沒有兩樣,淨宗所謂帶業往生是帶著煩惱你得念佛三昧。

可是有個條件要記住,大家都疏忽了,你要有能力把煩惱伏住。所以他講伏煩惱,不是斷煩惱,伏煩惱是念佛功夫得力。

所以念佛怎麼個念法一定要知道。宗門說的這句話跟淨宗沒有兩樣,叫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念頭起,不管你這個念是善念、是惡念,不要管,念頭一起就錯了。

你看善惡不是二邊嗎?不管它是善是惡,念頭才起,第二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,就把它換過來,這叫會念佛。

不會念佛的人,一面念佛一面還起妄念,那叫不會念佛。這就說明什麼?你壓不住。你的佛號能把煩惱壓住,這叫功夫成片,這叫得清淨心。

為什麼?心裡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確實沒有一個雜念,這叫功夫成片,這叫念佛三昧,這個境界裡就有小通發現。

這個功夫愈得力,我不念佛的時候妄念也不起來,念頭不是沒有,有,還是你這個功力把它壓住。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會念佛與不會念佛。

會念佛的人是用「阿彌陀佛」這一念取代萬念。

不會念佛的人是在念佛時,任令「萬念紛飛」。

修行功夫自然大異其趣。


食魚食肉,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

食魚食肉,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

本性法師:

小時侯,我於沿海鄉鎮長大,伙食中,雖少肉,卻多魚。從少年到青年,從俗人到僧人,從吃魚肉到食青菜豆腐。時輪轉速,一晃如昨,飲食上,從葷到素,已逾二十載了。這期間,素食也從不習慣到了習慣。並且,葷食已從習慣到了不習慣,因為,已經難聞其味了。

佛教是民-主的宗教,從不強迫人什麼。出於對自己信仰宗教的忠誠,也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和未來之希望,這裡,我想給大家一些在飲食上的建議和忠告。

我想提醒你們:食魚食肉,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。

因為,有人食,便有人殺,有生命被殺。我常想,魚肉是肉、牛肉是肉、人肉也是肉。換個前後順序說,也是如此。怕吃人肉,如何有膽吃牛肉魚肉?

動物,如佛所言,無論巨大或細微者,無論是高級生命或低級生命,皆有佛性,皆當成佛。殺動物,等於間接地殺佛。吃動物,等於間接地吃佛。

佛教講輪迴,生生世世。六道眾生,互為因果。人與動物,往往依業報互為投生。據此,殺動物無異於殺人,吃動物無異於吃人。說不定,還是殺父母兒女吃父母兒女呢?因為,誰能說父母兒女不是六道輪迴中的一環呢?

食動物肉,徒增惡業,徒喪慈悲心,徒增暴力傾向,徒失平和心。

動物被宰殺過程中,由於恐懼、憤怒、哀怨等情緒產生的有毒元素,足於致食用者身心的健康受到侵害。何況,多數動物,如豬、狗、雞、鴨等,食的是什麼,都是髒的東西,其中包含多少有毒的元素啊! 這些豈能不在它們的身上存留。而人食進它們,豈能沒有反應?豈能不生疑難雜癥?

人的慾望之大,可說冠於絕大多數的動物。無窮慾望的產生,自有其根源。但葷食,確是慾望增強的助推器之一,食用那些富含激素的人工飼養動物尤其如此。

動物與植物一樣,皆有其自身生滅的規律,此所謂生物鏈也。人為的捕獲與食用破壞了這生物鏈,使環保出現問題。有些時候的有些動物,身染惡性傳染病毒,如什麼禽流感、口蹄疫之類,人一旦用之,惡報立現,導致社會成本的極大消耗,甚至引起社會恐慌。食葷之人,體味也是不好聞的。而素食者不存在以上問題。他們以素食味道並不遜於葷食的綠色清淡健康之品,少欲知足、不造惡業、富含慈悲心、心靈自在。也因此,與葷食者的自短壽命不同,素食者快樂且長壽的多。

肉食多弊,因此,佛教一入中華,就不被漢傳佛教提倡。至梁武帝時代,更被禁止於佛門。直至如今,還是被奉為不是戒條之戒條,得到共同的遵守。不僅如此,從教內還影響到教外。今天,已風行於全世界。

對佛教僧侶而言,素食已不再是一種習慣。我認為,已是一種修持法門了,我姑且稱之為素食法門吧。對教外人士,難道就不是如此了嗎?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食魚食肉,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。

吃眾生肉的壞處,肉食者未必一無所知,只是遇上口腹之慾的掙扎,很少人抗拒得了。

寧可吃了死,不想死了沒得吃。

既然掙扎不過來,只好等果報去教化他。


意念清淨利他,細胞新生比舊細胞更好

意念清淨利他,細胞新生比舊細胞更好

淨空老法師:

不論善緣惡緣,順境逆境,要用平常心對待,不要分別執著。離分別執著,才叫平常心,平常心就接近真心,不要計較。古人說: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找一個一點過失沒有的人,找不到。所以古人教我們,看到別人過失,立刻反省自己有沒有?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這是真正修行人,真正會用功的人。

常常看別人過,把別人過記在心裡,自己的過失完全不知道,這種人就很可憐。記別人過失是造業,把自己的良心、好心,做為別人的垃圾筒,是不是錯了?把別人過失放在自己心裡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,裝一大堆別人的垃圾,這樣的人太多太多。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,如果真的這樣子,趕快改過來。

自己的心,要裝古聖先賢最好的教誨,要裝一切眾生善法,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裡面,能這樣修,業障就消得快。業障消除現象,立刻明顯顯示出來,你的身體健康,年歲雖大也不衰老,每個器官、每個細胞都能保持正常,正常就是最健康。

日常生活保持良好新陳代謝,舊的細胞死了,新的細胞長成,新細胞取代舊細胞。所有新細胞絕不比舊的差,(甚至)比舊的更好,那你的修行功夫真得力,你會一年比一年年輕,一年比一年強壯。這事情可能嗎?不但佛說可能,現在科學家也證明了。

為什麼一般人年歲大了,新陳代謝就不好?所換新細胞都不如舊細胞,身體就衰老,一年比一年衰退。原因是你有煩惱,有憂慮,有牽掛,有很多不善習氣,這些壞的意念把新細胞全都變壞了。如果你的意念是正面,不是負面,是清淨、善良、慈悲、利他,新細胞決定比原來的更好,所換是全新的。

像機器換零件一樣,你換的全是舊零件,當然不行,你要完全換新零件,那你跟新生有什麼兩樣?江本勝博士水實驗做證明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培養清淨心,恢復自己的根本智,前途一片光明,你不會得病,不會衰老,最後再告訴你,不會死。生死是肉體,你不喜歡它,丟掉,再換一個。你可以隨自己意願去換,愈換愈好,這才叫真正滅除眾苦。

本文節錄自【大方廣佛華嚴經】1543集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意念清淨利他,細胞新生比舊細胞更好。

因為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「萬法唯心造」。

意念清淨利他,造出來的細胞肯定很棒,怎麼可能不好?!


壞人居然成一善人,提倡念佛

壞人居然成一善人,提倡念佛

印光法師:

文鈔原文:

無錫一當兵的壞人,曾在袁總統下當親兵,遂習成壞性。吃喝賭冶遊全來,煙癮甚大。將及餓飯,眼已看不見,年已五十七八。其兄死,秦效魯去吊,見其苦況,極力勸誡。其煙酒肉,即日盡斷。日常念佛,眼遂好。居然成一善人,提倡念佛。

鄉人不敢與往還。後瘧疾大發,彼一一為治,通好,從此鄉人皆相依從。四月間曾帶十餘人來皈依,居然一老修行居士。此人姓華,名貫千,已六十四五矣。若此人者,可謂勇於改惡遷善矣。

——《印光法師文鈔》• 復張覺明女居士書八

白話譯文:

無錫有一個當兵的壞人,曾經在袁總統手下當親兵,於是養成壞的習性。吃喝嫖賭,樣樣俱全,煙癮很大。窮的快沒飯吃了,眼睛已經看不見,年紀已有五十七八歲。他哥哥死了,秦效魯去弔喪,看到他的淒苦情況,極力勸誡他。他將煙、酒、肉,當天全部斷盡。每天念佛,眼睛於是好了。居然成了一個善人,提倡念佛。

以前鄉人不敢與他來往。後來瘧疾流行,他一一為鄉人治療,通通治好,從此鄉人都來依從他。四月份,曾經帶了十多個人來皈依,居然成了一位老修行居士。這個人姓華,名貫千,已經六十四五歲了。像這個人,可說是勇於改惡向善了。

——如誠法師譯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壞人居然成一善人,提倡念佛。

人會壞,因為他迷了,那不是他本來面目。

念佛可以開智慧,喚醒人的本來面目,變成善人。法爾如是!


他完全了悟空性與慈悲

佛陀有一世是一位示現蛇身的菩薩。一些殘忍的小孩抓到他,把他折磨至死。他只消看一眼就可以摧毀他們,但因他心中了無半點憤怒而不可能那樣做。相反他祈請藉由殺他的因緣,使他們能在未來成為他的弟子,讓他帶領他們直至證悟成佛。這個勇氣與忍辱的示範,是他完全了悟空性與慈悲的結果。

頂果欽哲法王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他完全了悟空性與慈悲。

因為有這樣的修為,佛陀才能跟那些殘忍的小孩結下師徒之緣,帶領他們直至證悟成佛。

迷跟悟,差別在此!


念佛故事 不是身體去,而是心去

念佛故事 不是身體去,而是心去

在《西歸直指》中曾記載,清朝時有一個木工叫沈承先,年齡雖然已七十多歲了,但是他堅持持齋念佛,專修淨土法門,手不停斧頭,口不斷佛聲。臨終時預知時至,提前三天向親友告別。在他臨終前一天,對家人說:“我明天要走了。”次日早上,沐浴更衣,向西方跏趺念佛而往生。

另外,《淨土聖賢錄》和《淨土往生錄》中也有許多公案,連不識字的人也可以往生。

《淨土聖賢錄》中說:民國時有個農民叫賴祥麟,嗜酒。六十歲左右時,兒子死了,於是他領著兒媳和孫子耕田自食。因為耕田很苦,於是他深厭人世煩苦,一直思念著離苦。後來聽了賴祥融居士講淨土法門,發願吃長齋而念佛,專志一心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時間久了,愈念愈純熟。雖然終日勞作,但是他卻不斷念佛,鄰居喊他“阿彌陀佛”,他也隨聲應答:“阿彌陀佛”。到七十歲時,忽然腳腫,便讓孫子向西方陳列香供,說:“西方境界太好了,你看有許多蓮花,我今天要去了。”孫子說:“爺爺你腳腫了,怎麼能去呢?”他說:“不是身體去,而是心去呀!”在香煙繚繞中,面向西方跏趺,念佛而逝。

許多淨土行人都是這樣,平時就把念佛融入到家務中、勞作中,時刻都在修行,彷彿沒有修行。

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,他們的見解看似也不多,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從聽來的一點教言,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深信不疑,同時深切體會到娑婆世界的痛苦,切願離苦往生求安樂,靠著老實修行,臨終時瀟灑往生。如龍樹菩薩在《聽聞集》寫到:“設雖聞寡少,能善護尸羅,由戒故贊彼,其聞為圓滿。”雖然聽聞的淨土教言比較少,但是能老實抓住要點去做,同時守護好所守持的戒律,這樣他的聽聞是圓滿的。

如果我們也能像這些事例中的主人公一樣,有較強的出離心,較為堅固的信願,老實念佛,臨終也肯定能安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◈編輯整理自 慧持法師《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》淺釋講義

林瑞碧讀後心得摘要:

往生西方,心去,身不去;活著去,不是死了去。

身是四大假合,不是真的,不放下,行李太重,西方極樂肯定去不了。